转自:经济日报
“我家种了20多亩茶,尽管今年受到气候影响,茶叶产量不如去年,但每亩仍有4000多元收入。”4月22日,河南省桐柏县安棚镇李湾村茶农李修让给记者算了一下今年的“增收账”。
李修让所在的李湾村,过去并不产茶。近年来通过合理利用和改造荒山荒坡种茶,一跃而成为全县知名的茶村,如今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茶,仅春茶销售收入就可以实现户均增收过万元。桐柏县安棚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胡坡介绍,由于独特的小气候和优良的茶树品种,这里的茶叶采摘早、品质好,每斤春茶售价超千元仍供不应求,外地客商在此蹲点收茶,春茶销售十分火爆。
李湾村茶业的风生水起带动了全镇茶产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安棚镇茶园面积发展到7000亩,年产干茶20000斤左右,收入过千万元。为进一步延伸茶产业链,提升种茶收益,2025年,安棚镇与福建省茶侣巴巴茶业有限公司合作,引进杯茶生产线,并研发红茶、白茶等产品,推动当地以春季绿茶为主的传统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开始向夏秋茶扩展,将“一季产茶”变为“三季有茶”,种茶收益翻番。预计全镇夏秋茶利用率达60%,年产量50000斤,亩均增收2000元。
素有“中原茶乡”美誉的桐柏县,七山一水二分田,生态环境优良,种茶历史悠久,发展茶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桐柏县坚持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理念,以建设“全国知名茶乡”为目标,持续推动茶产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农民富的绿色发展路子。
为推动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桐柏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成立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茶产业发展中心,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不断挖掘文化内涵,深化科技赋能,延伸产业链条,全面提升茶产业综合竞争力。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达16.7万亩,茶叶年产量4700余吨,综合产值超20亿元,5万余人从事茶产业,茶叶销售门店近300家,茶企百余家。茶产品种类也不断增加,有红茶、绿茶、黑茶、白茶、冬片茶等多个品类。“桐柏玉叶”“桐柏红”两大县域公用品牌跻身“全国茶叶百强公用品牌”之列。
积极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开展战略合作,桐柏县建立了“刘仲华院士‘三茶’统筹实践工作基地”“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姜仁华所长桐柏联络站”“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邓余良高级农艺师专家工作站”等,搭建了以茶业为核心的产、学、研高效融合的高层次科研创新战略合作平台。
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契机,开展茶艺师、评茶员、茶叶加工员、茶园管理员、茶叶营销员等专项职业技能培训,定期举行“送科技下乡”“技能比武”活动,培育茶产业专业本土技能人才。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茶祖印象实业有限公司建设“三茶”统筹产业园,用科技赋能茶叶种植、加工,茶产品研发和茶叶品牌培育不断迈上新台阶。
茶文化是茶产业的灵魂。桐柏县深入挖掘丰富的茶文化资源,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每年举办开山采茶仪式、手工制茶大赛、万人品茶等活动,把弘扬茶文化与传承桐柏山歌、渔鼓、皮影戏等传统文化相结合,茶歌嘹亮,茶香氤氲,茶乡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将茶产业发展与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精心打造集“茶、文、旅”于一体的中原茶旅小镇,培育一批以茶叶种植加工为支柱产业的专业村和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茶叶示范乡镇,通过建设茶园景区、推出茶旅主题产品、举办茶文化体验活动等方式,推动茶旅融合多元业态蓬勃发展。
“我们将立足‘全国知名茶乡’定位,持续深耕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大文章,让‘桐柏茶’香飘四海,让茶乡桐柏更加美好。”桐柏县委书记党建凯说。

